2021-03-09 16:42:58 来源 : 电商报
“女神节”开始不香了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8妇女节。每临近这个日子,各大电商平台就会开启新一轮的促销热潮,各种营销活动狂轰滥炸,令人眼花缭乱。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文案并没有采用“妇女节”这个正式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女神节”这个看起来更“高大上”的名字,有点还用更为极端的“女王节”。
最初,大多数女性消费者对这些名字还是比较喜闻乐见的,但最近随着舆论风向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女神节”,提倡使用“妇女节”。
比如,中国妇女报官博发文称,“今年是3月8日,不是女神节,也不是女王节,是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节日得来不易,请勿娱乐,也勿消费。”
又比如,微博大V@局部气候发布一系列照片,呼吁“撕开‘女神节’的包装,呼吁‘妇女节’的本质”,获得了3000多转发。
还有一些比较激进的网友,将矛头直指电商平台,给“女神节”扣上了消费主义的帽子。
可以说,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反对“女神节”这一称呼。
那么,女神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对于妇女节的异化,电商平台真的该背这个锅吗?
嬗变:从妇女节到女神节
说到女神节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它的“本体”——3·8妇女节。
妇女节,全称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之所以选择3月8日这天,是为了纪念1917年俄国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而中国首次举行妇女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后来渐渐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当一个节日成为常识的一部分时,人们就很少会在意它的由来了。就像现在很少人知道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先民祭拜龙祖,而非专门为纪念屈原设立的节日。
而且,即使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投江有关,也没多少人关心屈原为什投江,人们可能更喜欢讨论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
所以,人们对妇女节的关注点,也从女性权益转移到“妇女”这个名字上来。
在国人的语境中,妇女一词既可以指成年女性,也可以指已婚女性,但后一种释义在民间似乎更为流行。
因此,有一部分年轻女性不太情愿过所谓的妇女节,听到被称作妇女,总感觉不太舒服,这便给妇女节的“变体”——3·7女生节提供了市场。
相对于妇女节,过“女生节”听起来更为顺耳,也更能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但没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必然是不能长久的,没过几年人们便对女生节失去了新鲜感。再加上“一日之后便为妇女”这烂俗说法的传播,女生节便鲜有人再提。
那么,能不能在不改变日期的基础上换一个“好听”的说法呢?显然,“女神节”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关于“女神节”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把这一概念发扬光大的,确实是电商平台们。
2015年,电商圈掀起了一股“女神节”的营销浪潮。在各大平台的官微搜索关键词会发现,最早的营销文案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之所以选择妇女节为包装对象,原因有二。
第一,年轻女性本来是消费力最强的群体,鞋包、服装、化妆品等女性青睐的消费品溢价也相对较高。
第二,在“双12”之后、“618”之前,商家亟需一个“重量级”的节日展开促销活动。元旦太早,五一太迟,春节快递不上班,清明主题太阴间,夹在中间的妇女节正合适。
2018年,女神节的营销达到了巅峰,有十几家平台推出了专属的女神节活动。名字有“女王节”、“蝴蝶节”以及各种“女神节”,时间从3月1号到15号,大有“小双11”的意味。
有道是物极必反,女神节的火爆也招致了部分女性的反感。因为“女神”一词来源于贴吧,是“屌丝文化”的衍生物,未免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因此,女神节的最大受益方电商,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聪明的电商人,早就不玩这一套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有些嗅觉灵敏的平台和品牌,已经弱化了“女神节”这一概念,跟着舆论风向走。
比如,天猫干脆把今年的主题定成了“天猫38节”,既不讲妇女也不提女神,让人抓不到把柄。淘宝官微发文也打上了“妇女节”的话题,摒弃了“女神节”的标签。京东则采用“她的节”,突出一个求生欲强。
当然,仅仅是避嫌还不够,有的品牌更是主动出击,站出来为女性说话。
比如,美妆品牌珀莱雅发起“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话题,帮女性战胜性别偏见,打破刻板印象。还有洗护品牌潘婷改“婷”为“亭”,为女性的职场装扮自由发声。
的确,电商造节有双11、618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节日都适合节日营销。比起在文案上下功夫,不如好好研究如何给消费者更便宜的价格、更贴心的服务。
而且,像“女神节”这种强行蹭节日热度的营销方法已经过时了,未来的营销更重视节日的内涵,用真心诚意打动消费者。聪明的电商人,早就不玩这一套了。
总之,不管是妇女节还是女神节,识时务者为俊杰。(作者:赵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