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15:58:25 来源 : 与非网
净利润高达81亿,但股市不买账,行业市场也不买账。
“宁德时代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非常痛苦。”
不久前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为宁德时代被车企“围攻”的遭遇,鸣起了不平。并直言解释,宁德时代不是利润的垄断者,赚钱的另有其人。
(相关资料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的很难判断,这扇动力电池罗生门的背后,“打工人”与“不挣钱的”,究竟谁在撒谎。只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陷入到某个怪圈——既然没有人赚钱,那么钱去哪了?
8月24日,宁德时代终于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传说中的暴雷并没有出现,而且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宁德时代上半年总营收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净利润达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或许人们对于81.68亿元的净利润没有太大概念,简单对比一下,比亚迪去年的上半年净利润不过才11.74亿,就算今年业绩增长迅速,也仅仅是28亿-36亿元的预期。
由此可见,即使宁德时代口中说着“盈利挣扎”,也是要比大部分车企赚得多。
尽管在广大股民眼中,宁德时代万亿市值的盘子,盈利才80多亿,令人“不齿”。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出发,宁德时代能够在这动荡的上半年里,树立起自己的标杆,也不愧“宁王”之名。
表面上,宁德时代2022年的上半年财报,表现出了种种利好。但是当不少人坐等宁德时代股价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股市却又和所有人开了个玩笑。
8月24日,宁德时代股价高开近3%,随后便急转直下,开启了暴跌模式。截至今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大跌5.9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0%。
股市就是这么玄幻,而矛头最终也是指向了,看似利好,实则利空的宁德时代上半年财报。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动力电池营收为791.43亿元,同比增长159.9%;锂电池材料营收为136.70亿元,同比增长174.15%;储能系统营收为127.36亿元,同比增长171.41%。
是的,尽管在各个板块业务的营收方面,宁德时代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但是并不代表“利空”不会存在。换句话说,毛利率的持续下降,就是宁德时代此时的“大利空”。
三项主营业务中,储能系统业务的营业成本增加最多,毛利率同比下降幅度也最大。
尽管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业务规模,不过才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的七分之一,但整个储能市场的规模依旧在飞速扩充中。尤其是在如今频繁的“限电”大环境下,储能业务更是大有可为。只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宁德时代对于储能的投入、重视程度等都不少,但是其毛利率却下降的吓人。
对此,宁德时代官方解释称,储能行业与动力电池行业的商业模式、客户有所不同,储能价格传导机制较慢,对成本变动较为敏感,导致上半年毛利率偏低。
换句话说,储能市场,依旧属于“买方市场”。如果想要做这份生意,宁德时代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而且电池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宁德时代诸多业务“增收不增利”的根源。
事实上,如果单从净利润的角度来看,宁德时代Q2季度的表现已经是达成了有史以来的季度第二。但根据宁德时代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上半年的营业成本,竟然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86.55%。
毛利率持续下降,表明了宁德时代的赚钱能力疲软。但净利润反而再创新高、营业成本也持续增加,这种矛盾的现象出现,则表现出另外一个问题——宁德时代在花更多的钱,赚更少的利润。
按照宁德时代的说法,营业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其一,随销售增长相应增加;其二,部分上游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增加。
但可想而知的是,随着宁德时代的盘子越来越大,产能不断扩充,以及换电、储能等多项业务的持续外扩,出现问题,并不意外。
这不,8月初,宁德时代的上层人事就发生了巨变。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黄世霖辞去了公司所有职务,并不再在宁德时代任职。宁德时代总经理周佳辞去总经理职务,担任副董事长,主要负责公司战略、投资管理的相关工作。而董事长曾毓群,则开始兼任宁德时代的总经理职务,真正站在了执行端的第一线。
如此大的人事变动,说没有原因是不可能的。而难搞的是,此时的宁德时代,除了毛利率持续下降、人事动荡等方面的“内忧”之外,还需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患”。
关于今年第三季度动力和储能电池的价格、毛利率情况,宁德时代做出了好的预期:
二季度与客户价格协商后,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比较好的修复。下半年来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客户的价格协商持续落地,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确实,有些事情是需要自说自话、王婆卖瓜。只不过,抬起头看现在的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的处境,或许并没有它自己预测的那般乐观。
首先,就今年国内市场的装车量而言,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已经由去年年底的52.1%,下降到今年1~7月份的47.59%。在这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方面,宁德时代已经被比亚迪超越了两次,两者的差距正慢慢缩小。
其次,宁德时代北美工厂进展并不顺利。坊间消息,由2方面原因所致:
其一,中美关系紧张,宁德时代避嫌;其二,美国刚刚通过的《降低通胀法案》,要求电池上游原材料需来自美国本土或相关的自由贸易国家,否则不能享受7500美元的购车补贴。
其实,就宁德时代身处的位置而言,已经注定了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但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平衡的调节下,宁德时代是否依旧有能力在这个位置,长久地坐下去。
车企寻求动力电池的二供、三供,已经是大势所趋。就连宁德时代的“好伙伴”特斯拉,也开始引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尽管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来说,刀片电池供应的只是特斯拉柏林工厂,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无疑是已经分走了部分蛋糕。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不久前的特斯拉中国,辟谣了宁德时代M3P电池供应Model Y的消息。原本对于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电池的期待,也随着特斯拉中国的突然辟谣,变得烟消云散。
当然,宁德时代也并非全部都是坏消息。
其欧洲的第二座电池工厂已经进入日程,奔驰明确成为第一批合作伙伴;麒麟电池也将会在本次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公布合作车企,属于宁德时代的CTP3.0时代,则就此开启。
只不过令人担忧的是,众多车企对于宁德时代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尽管依旧是一团和气的样子,但背地里,不是扶持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就是干脆内部创业、自研自供。
毫无疑问,当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体量不断变大,车企的话语权也会不断增加。当量变引起质变,属于动力电池企业的机遇也许会越来越多,但肯定不再独属于某一家。
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这种扑面而来的大势,又该如何摆脱困局,迎接机遇呢?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别 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