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银行竞逐绿色金融赛道 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投资战略分析

2023-07-11 18:58:39 来源 : 互联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相关资料图)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已成银行业竞逐的重要赛道。近日密集披露的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多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元,部分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增速较快。

在被纳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内后,多家地方法人银行近期也纷纷落地首单相关业务。业内人士表示,绿色金融有望成为银行未来最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之一。

银行竞逐绿色金融赛道

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万亿。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速居前,其中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增速均超65%。

绿色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创新。例如,中信银行2022年率先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引导绿色消费转型。2022年工商银行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碳中和绿色金融债,为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

展望未来,多家银行表示将把绿色金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光大银行2023年将按照“绿色贷款、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不低于一般贷款增速,且高于可比同业平均增速”的要求,争取全年绿色贷款增量不低于500亿元。交通银行“十四五”期末绿色贷款目标为不低于8000亿元,力争达到1万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当前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之一,是促进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2022年,我国绿色投资规模达2.6万亿元,未来5年可能累计增加16.3万亿元。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最新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投资战略分析

传统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成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金融借助金融交易的资产定价功能,为碳环境容量定价。

一方面,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低碳项目聚合;另一方面,通过将环境风险线性化,将使用自然资源的负外部性内部化,迫使要素生产率低下、环境成本高企的部分传统行业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绿色项目涵盖、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清洁能源以及生态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六大类。 绿色金融可以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通过寓节能、环保、低碳理念于金融机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运用“区别对待”的指导思想,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手段,引导资金逐步退出“高碳”行业,流向“双碳”项目,提高绿色项目的融资可获得性。

伴随着我国“双碳”工作推进,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竞逐的重要赛道。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金融业深刻变革,绿色金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相关创新产品和业务正在成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新战略支点。

我国在202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国。今年6月9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2022》显示,去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的中国绿色债券达854亿美元,规模引领全球。

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贷款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日渐丰富,市场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创新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交易结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破2亿吨大关,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建设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就包括上述二者。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

由于绿色金融相关投资具有周期长、回报确定性较弱的特点,为确保业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统一的市场化激励机制。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建议,一是依靠财政、金融政策激励,比如可将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挂钩;二是做好投资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耳聋耳鸣】 2023-07-09 21:56:09
扫毒3差评出奇的一致 2023-07-09 20:54:01
seo优化 seo优化是什么 2023-07-08 09: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