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04:38:54 来源 : 互联网
在“双减”形势下,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初中一直在探索一套以学生为中心、以成长为核心、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赋能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学科组多年实践探索出的“诗教育人 向诗而美”育人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此育人课程体系除了一些传统的诗教课外,还发展出了“诗教+”课程。
(资料图片)
当诗教遇上万年陶
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族文化绚烂多姿,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明珠,非诗词和瓷器莫属。一件好的瓷器一定能找到与之相应的诗句来呼应其美感。浦江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万多年的历史。学校特地邀请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浦江县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明辉老师来校介绍讲解陶瓷历史与文化以及陶艺的制作步骤。
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黏土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捏泥、泥片粘接、泥条盘筑、模制、刻诗等一系列过程做成了形态各异的陶器。
陶器是上山文化的浓缩,诗词是人类情感的凝结,同学们将浙中文明特有的质感和温度融合在诗词与万年陶之中。
当诗教遇上糖画
在诗教课时,同学们听闻了唐代诗人陈子昂与糖画的故事,就纷纷要求开展一次糖画制作活动。同学们去查找了糖画的相关资料,糖画民间俗称“倒糖儿”,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浦江糖画已被列为第八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画制作从原料选择到制作成形,其中大有学问和讲究。总的来说,糖画的关键包括熬糖的“煎功”和画糖的“勺功”。同学们看着糖画师傅的勺随意挥洒在光洁的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栩栩如生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一气呵成。同学们就按着师傅的动作要领,用糖液在竹签上书写了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引得大家的称赞。
当诗教遇上大自染
染色工艺古来有之。古代人民在《诗经》中唱过一句“青青子衿”,指的就是植物染料草木染在当时的风靡景象了。《周礼》中有掌“染草”之职:“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之,以待时而颁之”。还有从“染”字的造字方法来看,它由“木、水、九”三部分组成,是一个会意字。其中“木”就是用于染色的原料,说明古代染色所用的染料取自草木一类的天然植物;“水”就是浸渍染料的溶液,浸出染液后方能染色;“九”则是染的次数,许多染料都要经过多次套染方能染色。
一方小小书签,将诗词聚焦在书签的色彩与肌理之中。白马初中的师生们通过自制诗词书签:自染、自制、自书、自画、自贴等形式将《诗经》里的那些色彩逐渐唤醒,让人间草木浸染情意。
当诗教遇上风筝
春风和煦的日子是最适合放风筝,也最适合写诗作画的日子了。
学校每到这个时节就会举行“风筝与诗词有个约会”活动。活动中还邀请了浦江县风筝非遗传承人黄红专老师来校指导。黄老师教会大家亲手扎绘风筝的四大步骤:扎、糊、绘、放,这让大家都收获匪浅。
当诗教遇上剪纸
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在手腕翻飞间,将生活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剪纸的魅力。白马初中的师生们通过剪纸,品味诗教传承的情怀与巧思。
只见同学们融剪纸于诗词中,剪出一张张灵巧的符合诗词意境的作品。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课程模式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当诗教遇上演绎
“赋诗以今雅,寻古于新式。”传承并创新诗礼乐一体、主张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精神是白马初中“诗教+”课程的一大致力点。学校通过诗词的演绎,如吟诵、诗配画、创作诗词、拍短剧等方式,将立德树人的宗旨贯穿其中。
白马初中的“诗教+”特色课程突破了固态样式的教材资源,变成了在有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育人课程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还能加强以学校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的辐射。白马初中将继续发展完善“诗教+”课程,为“双减”助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