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2023全国自热米饭产品消费现状与趋势

2023-05-26 15:59:47 来源 : 新浪

自热米饭一般指方便米饭。 方便米饭是指由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在食用前只须做简单烹调或者直接可食用,风味、口感、外形与普通米饭一致的主食食品。方便米饭食用方便、携带方便,有天然大米饭香味。 方便米饭主要有脱水干燥型、半干型、冷冻型、罐头型。

自热食品是一类不依赖电、火等加热源,只需适度的冷水,通过与自热食品自带的发热包发生反应快速放热,短时间内产生出高温蒸熟食物。常见的自热食品包括自热小火锅、自热米饭、自热粉等。

2023全国自热米饭产品消费现状与趋势


(相关资料图)

疫情之前,自热类产品在自驾游人群以及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但因其价格高于方便面、酸辣粉等冲泡类产品而发展缓慢。2020年后,在外卖不便、线下餐饮时常停摆的环境下,自热食品开始火爆。

其潜力也被融资机构提前嗅到。从整个融资环境看,2020年自热类方便食品等融资达到顶峰——食族人、白家食品、莫小仙、自嗨锅都拿到了较大金额的融资。这一年,白家食品获得2亿元的B轮融资;自嗨锅分别在2020年的5月、10月拿到了1亿元的B轮和5000万美元的C轮。

其中,自嗨锅成为了资本宠儿。这个品牌自2018年成立到2021的四年时间里,共完成了五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经纬创投、华映资本等明星机构,总融资额超5.5亿元。当时让整个消费赛道哗然的,则是2019年双12当天,自嗨锅在辛巴直播间10分钟就卖掉半个亿。

但从2022年开始,整个赛道便出现降温趋势。一个标志性事件便是自嗨锅寻求“卖身”。2023年3月,莲花健康在公告中称,拟收购自嗨锅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权。

这也随之披露出这个品牌的核心数据——自嗨锅2019年、2020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近8亿元、9.58亿、9.92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8.2亿元,收入下滑近20%。

从正在准备IPO的白家阿宽食品招股书也能看出这一点。该公司的自热食品品类收入自2020年同比增长156%达到8115万元,到2021年就迅速滑落至1411万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这一品类收入仅有254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从高峰时的7.5%下滑至0.4%。

于是也就不奇怪,在各大电商平台的购物节上,这些品牌已经不再向外发布战绩。

但透过第三方平台可以看到他们低调的原因。在去年的“618”期间,魔镜市场情报发布的天猫“方便速食/速冻食品”品类总榜上,自嗨锅以1238万元的成交额位列第20名,莫小仙以1404万元销售额位列第18,海底捞则勉强挤进前10。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自热米饭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前,行业内的一些公司已经叫停了一些高价格的产品线,考虑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些产品主打内容物更丰富、售价更低的卖点,在普通渠道做到20元左右的单价,在尾货渠道则做到15元甚至更低的水平。

三只松鼠也一改以前的500克包装,推出350克规格的自热火锅“小锅锅”,价格也从此前的30元以上降低到20元左右的水平。

一份颐海国际的投资者交流报告也显示,海底捞自热火锅其实在去年已经进行了调价。海底捞自热食品降价的逻辑在于,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比想象中要高很多,所以其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调价。

四个板块的速食价格表现:自热小火锅(麻辣嫩牛、小酥肉、番茄牛腩)终端零售价格由原来的36-38元下降到30-33元,自热米饭由原来的20-26元下调到14-16元了,冲泡粉丝和冲泡饭类分别定在10-11元和6-7元。

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直播间前四名除了自嗨锅、莫小仙,还有许多一线城市消费者并不熟知的“渝心”牌自热方便火锅。该品牌在抖音购物的销售排名第一,卖爆的一款产品以价格取胜——7盒自热火锅售价39.9元,被达人带货时还能低到34.9元,单价不到5元。

自2021年开始,自热火锅的供应链变得相对成熟,如果生产量大,一些代工厂可以把一盒自热火锅的最低成本做到5元。

正因如此,拼多多、抖音等平台自2021年就出现了10元以下的自热火锅产品。

这类产品不追求较大的利润空间,主要靠走量赚钱,低价尤其受批发市场、村镇消费群体欢迎,许多四川的中小型工厂,专为小品牌代工。此外,这些小品牌不走商超渠道,线上只靠拼多多、抖音等,线下就走村镇市场,通常只要卖到8元就都有利润空间。

于是,开始调整价格后的大品牌,尽可能寻求在产品、口味上的差异化。

例如颐海国际表示,2023年新增了黄焖鸡、酸辣汤、花甲粉等新品;下半年将新增迷你小火锅,在现有500克规格上做出260-350克规格,未来需要在产品性价比、口味空间方面持续尝试。

到了2023年,预制菜市场的加速模式似乎还未停止。《中国预制菜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预制菜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6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不过,随着被高速增长的预制菜市场吸引而入局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市场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已经有一些企业隐隐出现要出局的征兆。

过去两年,预制菜是在疫情的特殊条件下出现超速的增长,属于非正常化的发展。现在随着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势必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外出用餐或是外卖外带等,在家烹饪的频率明显回落,而这无疑将对C端预制菜的发展造成冲击。

同时,越来越多企业涌入预制菜行业,试图在万亿蓝海中分得一杯羹,这也导致这一赛道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生产压力也更大。此前,号称“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对比2021年财报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味知香的营收增速为22.84%,但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急剧下滑至4.40%。另外味知香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预制菜厂家的产品毛利率水平普遍不高。

《2023-2028年中国自热米饭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