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11:32:03 来源 : 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上官云)今夏,电影《封神第一部》吸引了一批“自来水”。它取材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姬发的成长经历成为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
图片来源:《封神第一部》官方微博这并不是《封神演义》的故事第一次被改编。电视剧《封神榜》曾风靡大江南北,至今仍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暑期档临近尾声之际,电影版《红楼梦》的一支预告片又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其中有期待,也有争论。比如选角是否合适,服化道能否还原原著等等。
说起来,不只是《封神第一部》,人们熟悉的四大名著,其实都经历过多次改编和重拍。影视剧改编,为何瞄准经典之作?
一座IP改编的富矿
影视剧改编偏爱经典名著,其实早有端倪。
就拿《西游记》来说,从1941年的《铁扇公主》算起,目前已经上映或播出的“西游”相关题材影视剧为数众多,近年也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样口碑不错的动画电影。
图片来源:《西游记》视频截图《三国演义》也是如此。94版《三国演义》是一部很成功的电视剧,不光捧红了一批演员,连剧中的配乐,到现在很多观众都能随口哼上一段。
这个现象并不令人感觉意外。经典之作往往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人物性格鲜明,内容丰富,随便拎出一个主角、一段故事,都给后来的创作者留足了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很多古典名著与神话传说受众甚广,积攒的“粉丝盘”相当大。只要别改得太离谱,多少都有观众买账,拍成影视剧比较容易保本。
一句话,它们是IP“富矿”,能够为影视剧改编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可以照葫芦画瓢地拍,也可以从中取材,受到青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的好评不断,有的一言难尽
不过,经典IP改编影视作品,机遇和风险并存。拍得好的挺多,“踩雷”的也有不少。
早前,口碑比较好的有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剧情流畅、节奏紧凑,台词朗朗上口,尊重原著但又没有拘泥于原著,到现在还是很多观众心头的“白月光”。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吸了一波粉。它没有重复人们印象中的神话传说,而是另辟蹊径,讲了一个扭转命运、打破成见的故事,观众的认可度比较高。
《封神第一部》也对原著有较大幅度的改编,姬发成为核心主角。他起初崇拜商王殷寿,在经历了兄长伯邑考惨死与好友殷郊被追杀等种种冲击后,得以明辨善恶,毅然返回西岐。
姬发、殷郊等人都拥有比较完整的成长弧线,行为逻辑并不突兀。比如姬发,对殷寿从崇拜到反感的心态变化,都能从影片里找到合理解释。对这样的改编,观众比较买账。
如前所述,有些改编经历时间沉淀与市场检验之后,最终被大家接受,有些则不然。一部分影视剧顶着经典IP的名头,效果却一言难尽。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曾引发大量争议,比如台词过于现代化,孙悟空看着有点像“伏地魔”。至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铜钱头”造型和部分演员的演技至今被人诟病。
也就是说,如果故事讲得很靠谱,制作相对精良,这些改编的影视剧一般口碑都还不错。要是毫无诚意,拍得不知所云,即使能凭借话题获得一时关注,最终剧集也难逃被嫌弃的命运。
怎么才能找到情感共鸣?
影视剧从经典名著或神话传说中取材,这无可厚非,但需注意改编的“度”和方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94版《三国演义》的人物基调和故事走向大体符合原著,塑造了诸葛亮、关羽等经典影视形象。
有些影视剧,源自经典但又有别于经典,重塑人物,找到了与当下观众情感的共鸣点。《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哪吒是魔丸转世,也是一个打破偏见、寻找自我的孩子。
完全照搬原著不一定就能拍出好的影视作品。谈到改编这个话题,导演饺子曾说过,只要能够服务当代观众,能够符合现在的时代精神,就应该是一个好的改编。
站在观众角度来看,大家反感的并不是改编,而是毫无意义的“瞎编”,最怕一通操作下来,消解了原著的逻辑结构,然后新的故事也没讲好,导致剧情槽点密集,压根看不下去。
成就一部影视作品的因素有很多,有演技、剧情等等。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影视作品需要有所创新,但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制造噱头,其质量是否过关,最终有待观众和时间的检验。(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