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08:50:28 来源 : 新京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频频发力碳金融,与“碳”挂钩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涌现。9月3日,金融机构碳核算平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亮相;7月份,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发放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2月份,四川天府新区川西林盘碳汇线上交易正式达成;去年,北京银行落地了北京市首单碳配额质押贷款以及首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
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碳市场的金融化是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国际上很早就开始了碳市场金融化的探索,巴克莱银行是首家为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碳交易平台的英国银行,自2005年1月以来,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量已超过3亿吨;再如,汇丰联合瑞士信托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建立了2亿欧元的碳排放交易基金,直接投入碳交易市场等。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苏州中心主任邵先辉根据长期跟踪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研究成果分析,交易产品从欧盟碳排放配额(EUA)和核证减排量(CER)类现货发展到期货以及期权等产品,带动了交易量和碳价的显著增长,提升了碳市场对实现区域碳减排目标的地位和作用。邵先辉从欧盟各交易所的交易参与方数据分析,在推动碳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逐渐成为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对碳市场金融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碳市场金融化在带动大批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服务的同时,更加带动了碳资产开发管理、节能降碳技术服务、企业碳管理平台等相关市场服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并形成了欧盟碳服务业全球化的先发优势。这方面非常值得中国碳市场的政策和管理部门研究、借鉴。
目前,我国的碳市场机构自试点交易市场启动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碳市场金融化方面的产品创新,只是受制于经验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成效并不显著。
邵先辉建议后续可以通过三项措施来助力碳市场的金融化:建议碳市场管理机构和参与方携手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碳金融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东部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开发支持西部地区碳减排的碳金融产品,促进西部地区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碳金融的发展空间也会不断拓展,金融机构应当着眼长远,加大碳金融参与度和积极性,立足国内碳市场发展实际,积极研发碳金融产品、拓展碳金融业务,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活跃碳市场的主导力量。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陶野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