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深圳43岁:先行示范 续写新章

2023-08-27 05:08:21 来源 : 深圳新闻网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

8月26日,奋进在新征程上的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3岁生日。

这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时间节点,更是一种庄严的提醒: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始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资料图】

深圳经济特区43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握历史大势,牢记初心使命,乘风破浪不迷航,豪情满怀向前冲,实现“五个历史性跨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蝶变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当前,正向着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速迈进。

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是书写新的历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经济特区正向世界讲述先行示范的新故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24万亿元,经济增量超1700亿元,2023年一季度经济增量超700亿元,均位于全国城市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规划,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首批72个工业上楼项目已立项40个、开工3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排名全国城市第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排名全国城市第二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6%,深交所股票年成交金额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迈上3000万标箱新台阶,居全球第四。

高标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自由电子激光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成功举办,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院区永久场地一体化推进规划建设,鹏城实验室完成国家实验室“入轨”任务,并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3万家,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5位、中国第一。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8个学科新进入ESI排名前1%,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全职院士等顶尖人才数增至94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2.2万人。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

法治城市示范塑造新优势

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国务院在深圳暂时调整实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4部行政法规,为建市以来首次。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2019年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新制定出台37部和修改32部地方性法规,包括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实施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直播式执法模式已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出台全国首个行政复议领域地方标准和首份市级青少年普法地方标准,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较大城市首位。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出台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和首批200项改革事项清单。发布用电营商环境20条改革举措,全面消除工业园区转供电加价现象。出台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数据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新产业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措施,深入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我帮企业降成本”和“万名干部助企行”等系列服务活动,商事主体数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突破400万户,累计上市企业535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0家,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城市文明建设焕发新魅力

深圳成功举办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连续六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实施公共文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和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省级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3个。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2020年度、2021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深圳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升级打造“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注册志愿者超过350万人,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圳成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博会、深圳设计周、深圳读书月等“文化名片”精彩纷呈,“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加快建设,深圳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已竣工。大力推进“新时代文艺攀峰工程”,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等6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1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舞剧《咏春》《深AI你》全国巡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深圳分会场活动成功举办,蛇口滨海文化创意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民生幸福标杆收获新突破

深圳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2022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新增幼儿托位7000个。成为首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53个,在全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连续4年居珠三角城市第一。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新增中小学学位约44.8万个。组建深圳东、西部职业教育集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成为职业技术大学。

健康深圳建设成果显著。发布全国首个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三甲医院增至32家,2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综合科技量值前100名,8家医院进入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同类百强。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入选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获批建设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市实现市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按行政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社区全覆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在800多家社康中心开通,“港澳药械通”累计获批使用32种药械。

可持续发展释放新动能

深圳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出台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新推出34项生态领域改革举措,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和“公园城市”行动,累计新建改造公园1260个,累计建成绿道3119公里、碧道658公里以上,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美丽海湾案例,东部海域水质长期保持一类。AQI优良率92%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政干部任免奖惩的最大考核项,建立完善GEP核算体系。

产业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碳市场流动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8%,建成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能耗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达到1.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居全国城市首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深圳先行示范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后续的新故事会越发精彩。

(南方日报记者 崔璨)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2023-08-27 04:20:30
8月下旬种什么菜? 2023-08-27 04:16:31
指纹考勤机_指纹考勤 2023-08-27 04:15:40
宁馨儿(宁馨) 2023-08-27 04:00:31
猎火龙LHL-518打猎相机 2023-08-27 03:52:23
莽莽(关于莽莽简述) 2023-08-27 03:40:18
小米13可以插sd卡吗 2023-08-27 03: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