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17:32:22 来源 : 中工网
洪灾过后,公众如何做好卫生防疫?(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家提醒
● 不要用未知的或已受污染的水直接冲洗蔬菜水果
● 断电后储存在冰箱的容易腐烂的食物等应扔掉
● 避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和生冷食物,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
7月29日至8月1日,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流域性洪水,导致房屋被淹、饮用水和食品供给中断、卫生条件变差,为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创造了条件。那么,遭遇洪水后,受灾群众应该如何做好卫生防疫,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呢?
中国营养学会杜松明教授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洪灾期间,灾区处于高温、湿气重的环境之下,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等各种媒介生物滋生和各种害虫聚集。食物易受到各类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腐败变质速度加快。另外,受灾群众在安置点,环境、饮水、烹煮条件有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污染风险。因此,洪涝灾后的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杜松明提醒,不要用未知的或已受污染的水直接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刷牙、洗手等,对于被水淹过的餐具、茶具等食用器具,要采用煮沸方式进行消毒,最好煮沸半小时以上;断电后储存在冰箱的容易腐烂的食物(肉、禽、鱼、蛋和剩菜等)以及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食物、密封性不好的食物、罐装或包装的食物,包装表面鼓起、损坏或已经开封的,应统统扔掉;避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和喝生水。洪涝灾害发生后,水源可能会被污染,所以严禁喝生水,喝水时只能喝煮沸的白开水或者经过消毒的桶装饮用水、瓶装矿泉水等;洪涝灾害后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最好吃熟食,不要直接食用瓜果蔬菜等生食,因为果蔬被洪水浸泡或雨水冲淋后,水中的细菌、杂质会附着在食物上,盲目食用也可能会引发肠胃系统疾病。食物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如要把瓜果蔬菜做熟食用,还需要先用消过毒的水清洗,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尽量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使用流动水洗手。如果缺水的话,可以用医用酒精进行擦拭。如果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8月1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卫健委发布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指引(以下简称“防疫指引”)。防疫指引指出,洪涝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针对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防疫指引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在饮水卫生方面,防疫指引指出,被淹期间的供水设施不能供水,在水退后先清出构筑物内的淤泥后清洗并排空污水,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配水系统,可以采用逐段消毒、冲洗的方式。经水淹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应先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淘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量氯消毒。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洪涝灾害健康宣教信息指出,洪灾后,需要预防犬类和蛇虫咬伤,尽量不要在野外走动和玩耍。减少皮肤浸泡水中的时间,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病。尽量穿着长衣长裤和浅色衣物,减少露宿,不要直接坐在林间地头和草丛中休息。淹死、病死的畜禽可传播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娜)
来源:中国妇女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