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2023年氢冶金国际研讨会在崇礼召开 《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发布

2023-09-09 13:29:57 来源 : 中国冶金报

9月5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河钢集团共同主办,中冶京诚、意大利特诺恩(天津)联合主办,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协办,世界钢铁协会、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支持的“2023年氢冶金国际研讨会”在冬奥之城崇礼召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汇聚一堂,加快推动氢冶金创新发展与应用推广,共同探讨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与路径,同时大会发布了由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共同撰写的《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巴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于勇与毛新平共同启幕发布《蓝皮书》。

图为会议现场


【资料图】

图为于勇与毛新平共同启幕发布《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科学院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岳文彦,特诺恩SpA执行副总裁Argenta Paolo,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赵跃民,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名誉顾问李文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良出席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田志凌主持。

图为于勇致辞

于勇在致辞时表示,氢能是21世纪最清洁的低碳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氢代碳”能使钢铁生产从源头和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绝对依赖。特别是以氢基直接还原为代表的氢冶金技术,是实现钢铁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将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的钢铁将承载着低碳、绿色、智能等多种创新元素,氢冶金作为低碳冶金的革命性创新技术,在行业未来发展中大有作为。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由摄取化石能源的能力逐步转变为摆脱化石能源束缚的能力。在各位专家的深度参与下,我们一定能紧跟氢能发展的浪潮,加快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为世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张晓刚视频致辞

张晓刚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的特点,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氢冶金作为氢能应用领域的重要一环,也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在逐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通过在冶金过程中采用氢气替代传统能源,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还能提高冶金产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世界各国碳中和承诺的发布,全球钢铁工业在氢冶金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以及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将为推动氢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期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交流互动,凝聚智慧、碰撞思想,为氢冶金领域的未来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

图为巴松视频致辞

巴松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全球钢铁产业规模庞大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确保钢铁产业在未来保持健康对现代社会非常重要。在众多挑战中,最紧迫的是实现钢铁生产的脱碳。提高电弧炉生产在全球钢铁生产中的比例,是全球钢铁行业脱碳的重要一环。在长流程生产工艺脱碳过程中,氢气将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直接还原铁工艺还是高炉工艺中,大量使用氢气都需要密切关注生产供应链的许多要素。在未来的几年里,生产足够数量的氢气来支持钢铁产业甚至其它产业,将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我相信,钢铁行业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此次研讨会,有助于我们拓展知识,并找到解决共同挑战的新思路。

图为毛新平致辞

毛新平在致辞时表示,目前,气候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推动碳中和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的气候治理,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钢铁行业积极响应并付诸行动,制定了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和6大技术路径,对行业未来碳中和工作做好了顶层设计。针对钢铁流程中70%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料准备阶段,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新路径——以基于氢还原的氢冶金来实现更加低碳的钢铁材料生产。一直以来,全球钢铁同仁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不同的工艺技术探索。氢的使用,特别是在行业未来大规模工业化的使用、实现商业化生产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国际国内钢铁同仁的合作。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来推动氢冶金技术的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图为田志凌主持会议

为勾勒全球钢铁工业氢冶金发展全景,探索实现氢冶金的不同工艺路线,分享中国氢冶金发展实践,共谋全球氢冶金未来发展之路,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共同组织撰写了《蓝皮书》。《蓝皮书》从全球视野出发,全面阐述了全球氢冶金技术最新进展,重点介绍河钢全球首例焦炉煤气零重整示范工程,提出未来氢能产业链的新发展格局和政策建议,为中国和世界氢能产业的发展、世界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会议间隙,就此次发布的《蓝皮书》的意义和河钢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体系建设,以及关于氢冶金工程设计等相关问题,毛新平、李毅仁、岳文彦分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嘉宾采访

再论氢冶金

毛新平在接受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介绍了《蓝皮书》的意义。他表示,《蓝皮书》的发布,对于推动氢冶金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对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氢冶金工艺路径的发展情况做了基本介绍,并对未来工艺路线的应用和推广以及技术的应用做了展望。“《蓝皮书》提出了一些路径,对于我们解决氢冶金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比如原料的问题、氢的成本问题,还有氢在反应过程中的吸热问题等特别重要,同时对于氢冶金技术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毛新平表示。

在此次大会上,一些国际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提到了氢冶金工艺下的低品位矿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对此,毛新平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品位矿利用一直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是资源问题,也是一个成本问题。如何有效地使用低品位矿,一直是钢铁行业研究的关键点,“因为低品位矿的种类特别多,有害元素、杂质元素也比较多,所以要区别对待。从目前来看,对于氢冶金而言,能否使用、如何使用低品位矿,大家都在做工作,对它的研究还在路上。”而要想在这方面做一些突破,毛新平表示,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氢冶金的推进过程中,原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不仅要针对各种矿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还要针对企业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在配矿方面,要针对不同的矿源具体分析;还比如杂质脱除问题,直接还原之后脱除的机会少了,那么在什么环节进行脱除?这些问题都需要再研究。”他解释道。

就在9月1日,河钢集团开始实施《河钢集团低碳排放产品发展规划(2023—2026)》(下称《规划》)。《规划》构建了“6种工艺+6类产品+5个等级”的低碳排放产品矩阵,是河钢实施“工艺结构、能源结构、材料技术”三大创新的成果体现。河钢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就是围绕这三大创新来推进。

李毅仁在接受多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双碳”目标,上述三大创新缺一不可。从提出绿色低碳理念、谋划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到变革绿色低碳工艺流程和能源使用结构,再到最近发布的这一绿色低碳产品规划,河钢已形成从路线图到产品规划一脉相承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体系。通过此次会议,河钢将更多汇集、链接全球在低碳绿色领域的创新要素,加速河钢绿色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实施,并最终实现河钢的“双碳”目标。

另外,河钢构建的“6种工艺+6类产品+5个等级” 低碳排放产品矩阵也给其他钢企如何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工艺路线提供了思路。

毛新平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钢提出的六大工艺,是基于它现在的工艺流程和装备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从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从中进一步提炼,特别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制定实现产品绿色化、低碳化的具体工艺路线。从低碳发展角度看,钢企间既面临着共性问题,比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工艺流程的进一步的优化等,又面临着个性问题,比如实现低碳,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性,所以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一些特点,在实现产品绿色低碳的目标前提下,找到一个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路径。

图为本报记者采访岳文彦(左)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的总体设计是由中冶京诚负责的,中冶京诚也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从短流程氢基炼铁、DRI电炉和薄带铸轧全工艺短流程工厂设计和工程化能力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首家完成氢冶金全套技术系列布局和工程开发的技术公司。

岳文彦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全球“碳关税”政策兴起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全面实施下,钢铁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的“氢冶金”路线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中冶京诚率先将氢能用于钢铁生产,构建了基于氢基直接还原工艺的氢冶金工艺路线,同时开展了直接还原炼铁、气体自重整、气体加热炉、水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和纯化、氢冶金产品的热送热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各个企业都在布局低碳技术发展,今后将实现形成低碳冶金的创新链和产业链。特别是在全球碳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冶金企业如何布局?对此,岳文彦建议,积极开展低碳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岳文彦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目前,中冶京诚一方面依托中国中冶低碳技术研究院(北京)开展低碳方向战略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围绕做强“创新链”,以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中试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以“氢冶金”工程实践为引领的低碳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通过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应用和落地推动创新链升级并催生新的创新链。特别是在创新投入上,中冶京诚制订了面向低碳领域的短—中—长期规划,并逐年加大在低碳方向的研发投入,技术布局涵盖从工艺流程研究、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新型储热材料及工艺研究、低碳冶金装备研究、环保管理系统研究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在科技队伍建设上,中冶京诚通过引进行业专家充实低碳战略咨询专家队伍,建设面向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体系、加大科技奖励激励等,为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就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冶京诚共有4人参加主题报告,报告从短流程氢冶金、长流程氢冶金、DRI电炉以及氢冶金数字智能工厂建设等不同维度全面展示了中冶京诚在氢冶金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成果。

此次研讨会会期为9月5日至7日,共5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共收到来自全世界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篇高质量的论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氢冶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大会期间,宝马、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鞍钢、首钢、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企业、高校代表分别做报告。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学生心理测试变味? 2023-09-09 12:51:00
学生心理测试变味? 2023-09-09 12:51:00
描写情感优美句子 2023-09-09 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