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1 13:29:22 来源 : 湖南日报
《惟有香如故》剧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战雅琪
一部小众的历史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以极具代表性的古香为引,词牌名为集名,引入五位历史人物中晚年的人生际遇,看似讲香,实则讲人,看似讲人,实则讲史,在豆瓣获得9.3高分。
《惟有香如故》全系列分为《雨霖铃》、《如梦令》、《浪淘沙》、《南柯子》、《青囊行》五个篇章,分别对应了五位历史人物杨贵妃、李清照、苏东坡、黄庭坚和华佗,以及“瑞龙脑香”“梅香”“沉香”“甲香”及“艾香”这五种香。人与香讲出了一种宿命纠缠之感,这也缘于解说词不是以事实性的、说教性的方式进行,而是以一种表现性的、极具修辞力量或诗意的方式对香作出阐释。
《雨霖铃》讲述的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后的故事。导演把杨贵妃的人生和她用的香结合,一语双关。“瑞龙脑香”是在苏门答腊岛极热之地生出,香却是冷香。正如杨贵妃在最烈火烹油的富贵中,体验了皇帝在马嵬坡最极致的薄凉。只有经过焚烧才能散发冷香,仿佛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炎凉”。最后解说的一句“皇帝一直觉得他是因为江山丢了女人,但可悲的是,历代文人都说他是因为女人丢了江山”。这对唐玄宗讽刺之辛辣,可谓大快人心。
《如梦令》讲述的是李清照上告张汝舟要离婚的故事。李清照一生爱梅,梅与李清照的命运又仿佛互相照应,傲骨铮铮又超越时代的李清照,正如红梅苦寒中的冷香,是终极孤独的寒凉。无法自知庸俗的张汝舟和精神境界高远的李清照何其不同,所以李清照才不畏所谓“失节”,宁愿坐牢也不向家暴男妥协。这使李清照晚年那句“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更悲伤,更不堪卒读。最后一个镜头,李清照孤身一人,一身青衣,一株梅花,身后一片绿柳圆影,除此皆是留白,把“可以磨难,不能苟且”的傲骨和中式意境的审美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浪淘沙》是苏轼以沉香为喻,抨击王安石变法之事。沉香是矛盾的宿命,暗合对苏轼“不合时宜”的评价,这种矛盾正如旁白所说“真心为公者,永远左右为难”。但在党争问题上,导演模糊化了立场和意见,更倾向对纯粹理想主义者的赞颂。这种赞颂,朝向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朝向急迫到没有时间解释,自信到不接受任何质疑的改革行动者。王安石和司马光各执一方,苏轼矛盾中寻求中庸与平衡,但是就像最后一句所言,不论采取何种立场,要像沉香一样“居心中正,毁誉由他”。
《南柯子》是讲黄庭坚晚年以香点化范中信的故事。作为“香圣”,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到达“以香载道”的境界。水火煎熬,螺甲成香,螺甲臭与香之间的变幻,更充满了辩证和哲学的味道。黄庭坚在制香的时候,对政治和人生的理解,超越了制衡之道。他从君臣佐使的中医药理上升到“禅宗顿悟说”,上升到“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做梦中梦,见身外身”的易学哲理,近乎“悟了”。而闻到甲香的范中信决定出家,上山顶后转身时,蓦然回首来路,恍如南柯一梦。
《青囊行》是讲曹操和华佗之间处理疫情的故事。疫情面前,曹操视人为工具,华佗视人为生命;曹操讲究“慈不掌兵”,华佗讲究“医者仁心”;政治家焚烧是为了“平天下才能安天下”,医生的引火烧身是为了救人。导演旁白中“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上下位阶顺序表明,他赞同医者能救人,但救不了天下人。
五个故事由香串起,以展演式的演绎为主,穿插导演的出场解读。作为观众,我们俯瞰一切故事,与人物深度共情,在巨大的情感力量的驾驭下,更彻底地介入历史世界。直至导演出现,故事戛然而止。他像现代人走进了古装片进行交互式参与,既有临场感,也有古今对话的恍惚感。他会慢悠悠解读历史背景,会在现代实验室用“微观摄影”展示古香如何制作以及焚烧的细节,甚至会与人物有穿越古今的哲思对话。
五个故事像是五个切片,解说作出的孰是孰非的判断,高度依赖于背后基本预设的中华文化的信仰和追求,还颇具现代的批判视角。从最为传统的儒家学说看,前两个爱情故事对“三纲五常”构建的性别框架,持批判态度;但朝堂之上,特别是苏轼一集,导演很欣赏“君子和而不同”且为各自理想而奋斗的入世思想;而黄庭坚的故事渗透了王阳明的心学和易学,颇具出世思想。最后一个故事,更像是对仁政和仁爱的深刻叩问。
标签: